[行业聚焦]:山东与江苏2025年化工产业项目区别分析
阅读: 243 时间:1周前 来源:化工平头哥、化易天下
近期,山东与江苏这两个中国华东地区的化工大省相继发布了2025年重大项目规划,其中包含实施类与准备类项目数百个,覆盖了化工、新材料、能源、建筑、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与化工相关的项目数量超过100个,山东省拥有83个项目,江苏省则有61个项目。这两大化工大省在规划上展现了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在供应链方面展现了协同效应。
一、项目类型差异凸显产业特色
根据项目的性质定义,山东省与江苏省在化工领域的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山东省在新能源项目上的投入超过江苏省,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机组建设、光伏面板、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显示其在新能源方向的明显重视。而江苏省则在新材料项目上远超山东省,这些新材料包括弹性体、新能源用新材料、电池领域用新材料等,反映了江苏省在新材料领域的拓展趋势。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尽管两省在新材料与新能源方面存在一定的产业协同性,但山东省更注重新能源方向的发展,而江苏省则更专注于新材料领域的拓展。这显示出两省在化工产业上更加注重产业协同而非单纯的竞争。
二、产业升级与拓展双管齐下
在山东与江苏的重点化工项目中,高端新材料项目占据重要地位。例如,万华化学的7万吨/年高压电缆料项目、郓城旭阳天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20万吨尼龙66新材料项目,以及江苏的通州湾蓝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烃项目、连云港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等,都是高端新材料项目的重要发展方向,体现了新材料产业的升级趋势。
同时,两省对传统石化产业的升级也尤为重视。山东省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鲁油鲁炼技术改造升级项目,以及江苏省的南京扬子石化技术升级、南京金陵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等,都表明传统化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正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绿色化工理念深入实践
在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上,山东与江苏都在积极践行。2025年的石化相关重点项目中,山东省涉及绿色化工发展的项目数量达到56个,江苏省也有17个。这些项目包括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氟质子膜与ETFE及其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江苏盐城的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示范一期项目等。
两省在推动化工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重视开发和应用环保型材料和工艺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方面,都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在绿色化工的细分领域上,山东省更重视绿色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以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方面的发展,而江苏省则更重视绿色甲醇、绿氨以及绿色工艺的新材料发展方向。
四、创新驱动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
在山东与江苏的重点化工项目中,产业突破和创新升级的项目占据了重要地位。例如,山东的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江苏的扬州中化扬农研发创新基地、仪征南京大学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等,都在技术突破、化工技术平台建设以及产业链创新发展方面走在了前列。
这些项目表明,两省在化工领域都注重创新驱动,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产学研合作在化工产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江苏张家港的江苏省化工中试基地(集成电路先进材料创新中心)等项目,就体现了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
在技术创新方面,两省的龙头企业如万华化学、中化扬农、江苏盛虹等,都在积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力度,以驱动化工技术创新领域的持续发展。
五、产业集群发展再上新台阶
产业集群发展是提高化工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方向,也是增强化工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方法。在山东与江苏2025年的重点化工项目中,众多项目都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展开。例如,山东的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江苏的连云港徐圩新区等,都是两省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较为突出的代表。
江苏的连云港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从基础化工原料的生产到下游产品的制造,以及园区内与其他企业的配套发展,充分体现了产业集群的重要性。而两省的化工产业集群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利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和产业链延伸。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细分差异上,江苏省的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庞大,数量众多,如连云港、南京、苏州、扬州等,这些产业集群都围绕一体化项目的发展方向,与周边企业形成配套关系而发展。而山东省的产业集群代表地区如淄博、东营、潍坊及烟台等,则存在寡头垄断格局,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链相对单一。但无论是哪种模式,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促进了化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上一篇: 环氧树脂市场节后回暖,价格小幅上涨成趋势
版权申明
1. 本网站标注“来源:化易天下”,版权均为化易天下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400-8620-777。转载时注明出处为“化易天下”,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本网站所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文章、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时必须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并严禁进行复制、修改等其他非法操作。
3. 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供行业内信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用户应该对基于化易天下数据和信息所做出的任何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自行承担责任,与本网站无关。
-
极速响应
客服全天候快速响应
-
专属服务
专属顾问全程1对1服务
-
海量客户资源
客户资源连通上下游
-
科技先行
科技信息化服务
-
买卖无忧
商家认证和风控模型
-
一站式服务
交易物流仓储服务